2016年牛肉行業市場發展分析
以牛肉為代表的高蛋白食品符合中國消費者目前的健康化、高端化的消費升級訴求,未來牛肉消費場景的擴張將拉動消費量的上升。在國內牛肉產能擴張受到資源稟賦和肉牛養殖較弱的比較優勢的現實情況壓制的情況下,進口牛肉將迎來快速發展時期?春媚軌蛘莆瞻男、南美等傳統牛肉出口國上游優質牛肉資源,對接國內具有領先地位的牛肉品牌和渠道,滿足消費者不斷增長的消費需求的企業。
相關市場分析報告請見《2016-2022年中國牛肉行業分析及投資決策研究報告》
怪現狀1:牛肉價格攀升和農戶退出肉牛養殖并存
國內牛肉市場目前處于供需失衡的狀態,牛肉售價自2010年的33.97元/公斤上升至2016年8月的61.77元/公斤,上漲幅度為82%。從需求端看,2015年我國人均牛肉消費量僅為5.34公斤/人,遠低于美國35公斤/人的消費水平,伴隨消費升級的趨勢,預計未來以牛肉為代表的高蛋白食物消費量將持續增長。從供給端看,國內農戶退出肉牛養殖行業的現象非常普遍。一方面城市里第二和第三產業發展帶來的就業機會抬高了農戶從事養殖業的機會成本,另一方面肉牛養殖的高料肉比、較長的養殖周期和規模不經濟的特性導致肉牛養殖在養殖業中的比較優勢很弱。
國家層面多重政策助力牛肉供給端改革落地,國際貿易將扮演重要角色
國家出臺政策從國際貿易和國內養殖兩個層面改善國內牛肉的供不應求的格局。國際貿易方面,一方面與中國牛肉的主要進口國澳洲和新西蘭簽訂自由貿易協定,降低牛肉產品的進口稅率,進而擴大進口量。另一方面開始啟動澳洲活牛(供屠宰用)進口項目,多元化進口途徑滿足國內對多層次牛肉產品的市場需求。在國內養殖方面,自2014年起出臺基礎母牛擴群補貼措施,在主要的肉牛養殖省份對基礎母牛養殖業務進行補貼,擴大本土肉牛供給能力。
受制于資源稟賦,中國可能走上日本牛肉行業80年代的發展道路
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省的統計,2015年日本牛肉的消費量為82.94萬噸,其中來自進口的供應量約為50.08萬噸,占據全部消費量的60%。澳洲和美國是日本最主要的牛肉供應國,分別占據日本進口量的59%和34%。日本受制于本身的資源稟賦,肉牛養殖的成本居高不下,包括日本火腿株式會社和丸紅在內的日本企業借勢80年代日元升值的大潮,在澳大利亞通過并購的方式實現了肉牛業務版圖的擴張。同時由于國內外牛肉價格差距過大,關稅政策并沒有在根本上影響到進口牛肉的價格競爭力,這造就了進口牛肉在日本市場的重要地位。中國有望未來復制這一發展路徑,但同時需要關注跨境并購活動的政策風險。
最新行業報告
- 2017-2022年中國醫用腹膜透析機行業市場監測與投資趨勢研究報告
- 2017-2022年中國股票配資行業市場監測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 2017-2022年中國心電監護系統行業市場監測與投資戰略咨詢報告
- 2017-2022年中國旋臂起重機行業市場監測與投資決策咨詢報告
- 2017-2022年中國助力機械手行業市場監測與投資方向研究報告
- 2017-2022年中國搬運型機器人行業市場分析與發展策略咨詢報告
- 2017-2022年中國碼垛機器人行業市場監測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 2017-2022年中國酪蛋白行業市場分析與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 2017-2022年中國單甘酯行業市場分析與發展機遇預測報告
- 2017-2022年中國氨基磺酸行業市場分析與發展機遇研究報告